KL Railway Station

一片摩登高聳大樓中倏地出現的異風建築,東西方交匯

 

吉隆坡火車站(Kuala Lumpur Station)1910年完成後一直是吉隆坡的主要車站直到2001年被Kuala Lumpur Sentral取代,目前Sentral的車次和乘客流量是最大的。

KL Station今日還是有在運轉,但是乘客量已經大幅減少,今日的KL Station在我看來猶如見證過繁華然後衰退的遲暮美人,風采餘留卻漸漸少人關注,只剩下少數慕名而來的訪客想一探當年的榮盛。

這棟車站當年是由英國籍建築師Arthur Benison Hubback設計用以取代原來舊有的車站。車站的主建築外觀、內部大廳、售票處等採用Raj 風格(印度回教傳統的建築風格,那種看起來像是一顆大洋蔥頭或是馬蹄型還有櫺格狀窗型或牆的設計)並結合西方元素,一種稱為Neo-Saracenic的建築風格,這種新建築風格是印度在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出現,當時在馬來西亞並不多見。

車站完成後;於1910年八月一日正式啟用,之後飯店入駐,再之後又陸續有幾次的更改、修建。1986年的修建將車站內部、和窗戶做了大幅變動,並拓寬月台,至於拆卸下來的部分現則展示於車站飯店的展示廳。

KL Railway Station  

融合東方印度Raj 風格和英式建築手法的neo-saracenic 建築風在當時的馬來西亞並不多見

KL Railway Station  

Raj 的建築特色--馬蹄型或是S型曲線對稱式的拱門(我常笑說那看起來像是洋蔥頭)

KL Railway Station

除了建築外觀,車站內部的售票處、大廳也可見到Raj 的風格

KL Railway Station  這種鏤空的頂窗不僅具有視覺美感,也有很好的通風和採光效果

 

KL Railway Station

 

KL Railway Station

 

KL Railway Station

 

KL Railway Station

原來的售票大廳現已經沒有在運作,只能想像當年那種川流不息的景象

KL Railway Station

車站的大門入口現在已經很少人經過,大部分進入KL車站的旅客都是由另外一頭進出,那邊可以接續地鐵

現在只能"話當年"了,想像著以前旅客如織,車水馬龍,有旅客、挑夫、叫車的...人聲、車聲鼎沸的榮景

KL Railway Station  東西方建築風格併用(樑柱比較英式,或說歐風)

KL Railway Station

車站內部以及月台部分在1986年曾進行大幅修建

最初蓋好的屋頂天窗是開啟式,因為當時還有煤氣、蒸汽火車,得排煙

今日都是電氣火車,自然不需要開啟式天窗,但仍有足夠天窗引進光源

KL Railway Station

KL Railway Station

對稱幾和排列風格的地磚一說是"英國地磚"(English tiles),但我有外國朋友說是西班牙地磚(Spanish tiles)。

不是指製造地而是一種風格型式。

不管何種,我個人覺得滿美的

KL Railway Station

人潮稀落的午後讓這車站顯得格外靜謐,彷彿將被人遺忘的遲暮美人

KL Railway Station  

不過正因為人少;加上穿透天窗灑落的光線,這裡倒式可以成為攝影的好地點

KL Railway Station

當然;偶爾慕名而至的遊客想從這"美人"處探知點當年的榮景

KL Railway Station  

吉隆坡不只有雙子星大樓,其實市區內有很多相當有特色又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值得造訪目睹其風采

吉隆坡車站正門對面是鐵路局的總部,也是很漂亮且值得細細探看的建築

arrow
arrow

    旅人丹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